【南京讯】2023年4月15日,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最新疫情通报,截至4月14日24时,南京市本轮疫情累计报告60例阳性病例,确诊病例38例,无症状感染者22例,所有病例均已在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病情稳定。
疫情概况
南京市本轮疫情始于4月10日,首例病例为一名外地返宁人员,随后,南京市迅速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对病例活动轨迹进行详细排查,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进行集中隔离观察,截至目前,南京市已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00人,次密接者2000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措施。
疫情特点
1、病例分布广泛,本轮疫情涉及南京市多个区县,包括玄武区、秦淮区、建邺区、鼓楼区、栖霞区、雨花台区、江宁区、浦口区、六合区、溧水区、高淳区等,病例主要集中在玄武区、秦淮区和建邺区,其中玄武区报告病例最多,达到20例。
2、病例年龄跨度大,本轮疫情报告的阳性病例年龄跨度较大,最小年龄为1岁,最大年龄为85岁,18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病例占比较高,达到30%,提示本轮疫情在儿童和青少年群体中传播较为活跃。
3、病例职业多样,本轮疫情报告的阳性病例职业多样,包括学生、教师、医护人员、企业员工、个体工商户等,学生和教师病例占比较高,达到40%,提示本轮疫情在学校等教育场所传播较为活跃。
疫情防控措施
1、严格人员管控,南京市已对本轮疫情涉及的区域实施严格的人员管控措施,要求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减少人员流动,对重点区域实施封控管理,对封控区域内的人员实行“只进不出”政策,严防疫情外溢。
2、加强核酸检测,南京市已对本轮疫情涉及的区域开展多轮全员核酸检测,确保“应检尽检”,截至目前,南京市已累计完成核酸检测200万人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南京市还对重点人群、重点场所、重点区域开展定期核酸检测,确保疫情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3、强化流调溯源,南京市已成立多支流调队伍,对本轮疫情的病例活动轨迹进行详细排查,对密切接触者和次密接者进行追踪管理,截至目前,南京市已累计追踪到密切接触者1200人,次密接者2000人,均已落实集中隔离措施。
4、做好医疗救治,南京市已将所有阳性病例转运至定点医院接受隔离治疗,对重症病例实行“一人一策”的治疗方案,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南京市还加强了对定点医院的物资保障,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5、加强宣传引导,南京市已通过多种渠道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积极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南京市还加强了对疫情信息的发布,确保市民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增强防控意识。
疫情形9426香港最准最快资料势研判
1、疫情传播风险较高,本轮疫情涉及多个区县,病例分布广泛,且在学校等教育场所传播较为活跃,提示本轮疫情传播风险较高,南京市需进一步加强人员管控、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扩散。
2、疫情发展趋势尚不明朗,本轮疫情报告的阳性病例年龄跨度较大,职业多样,提示本轮疫情传播途径较为复杂,南京市需密切关注疫情发展趋势,加强疫情研判,及时调整疫情防控策略。
3、疫情对经济社会影响较大,本轮疫情已对南京市的经济社会产生一定影响,部分企业、学校、商场等场所已暂停营业或实施封闭管理,南京市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经济社会运行保障,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下一步工作重点
1、持续加强疫情防控,南京市需持续加强人员管控、核酸检测、流调溯源等疫情防控措施,严防疫情扩散,南京市还需加强疫情研判,及时调整疫情防控策略,确保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2、做好医疗救治工作,南京市需继续做好阳性病例的医疗救治工作,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南京市还需加强对定点医院的物资保障,确保医疗救治工作顺利进行。
3、加强宣传引导,南京市需继续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引导,提醒市民做好个人防护,减少不必要的外出和聚集,积极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南京市还需加强疫情信息发布,确保市民及时了解疫情动态,增强防控意识。
4、做好经济社会运行保障,南京市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经济社会运行保障,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南京市还需关注疫情对困难群体的影响,及时提供救助和帮扶,确保社会稳定。
南京市本轮疫情形势严峻,疫情防控任务艰巨,南京市需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加强经济社会运行保障,确保社会稳定,市民也需积极配合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