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市的疫情防控形势再次变得严峻,根据大连市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最新通报,2023年4月15日0时至24时,大连市新增9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这些病例的具体情况如下:
确诊病例1
患者,男,34岁,居住于大连市甘井子区,4月14日因发热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2
患者,女,28岁,居住于大连市沙河口区,4月14日因咳嗽、发热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3
患者,男,45岁,居住于大连市西岗区,4月14日因乏力、发热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4
患者,女,32岁,居住于大连市中山区,4月14日因发热、咳嗽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5
患者,男,58岁,居住于大连市甘井子区,4月14日因发热、咳嗽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普通型)。
确诊病例6
患者,女,42岁,居住于大连市沙河口区,4月14日因发热、咳嗽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7
患者,男,36岁,居住于大连市西岗区,4月14日因发热、咳嗽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8
患者,女,48岁,居住于大连市中山区,4月14日因发热、咳2024管家婆肖特嗽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确诊病例9
患者,男,52岁,居住于大连市甘井子区,4月14日因发热、咳嗽到大连市中心医院就诊,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随即被转运至大连市第六人民医院,4月15日,经专家组会诊,被诊断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轻型)。
疫情防控措施
针对当前的疫情形势,大连市已经采取了一系列严格的防控措施:
1、流行病学调查:对所有确诊病例的密切接触者和次密切接触者进行全面追踪和隔离观察。
2、区域管控:对病例居住的小区和工作场所实施封控管理,限制人员流动,减少疫情传播风险。
3、核酸检测:对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及时发现潜在感染者。
4、医疗救治:确保所有确诊病例得到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降低重症和死亡率。
5、信息公开:及时向社会公布疫情信息和防控措施,提高公众的防疫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公众防疫建议
面对疫情,公众也应采取以下措施加强个人防护:
1、佩戴口罩:在公共场所、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正确佩戴口罩,减少飞沫传播。
2、保持社交距离:避免拥挤的地方,与他人保持至少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
3、勤洗手:使用肥皂和水或含有至少60%醇的洗手液经常清洁双手。
4、避免触摸面部:不要用手触摸眼睛、鼻子和嘴巴,以减少感染风险。
5、健康监测: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如有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近期活动史和接触史。
大连市的疫情防控工作正处于关键时期,需要全市人民的共同努力和配合,我们相信,在政府的坚强领导下,通过科学防控和精准施策,大连市一定能够尽快控制住疫情,保障市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让我们携手同行,共同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